第一篇:创“五型”机关、促“十抓”落实汇报提纲
2014年以来,我镇按照旗委的统一部署,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紧紧围绕“提升工业、带动城乡一体;搞活旅游、做大口岸经济;构建‘两型’,实现富民强旗”的发展战略,以“十抓”为重点,把创“五型”机关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推动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创全镇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 以创建“五型”机关为切入点,建设高效廉洁政府
一是以提升素质为先导,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重视机关制度建设,始终把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2014年初,我镇制定了《创“五型”机关、促“十抓”落实实施方案》,出台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职工学习制度》、《两委班子学习制度》,并印发了《创建学习型机关考核细则》,把学习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示范和引导作用,开展了“四个一”学习活动:一周集中学习一次;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一季度自学一本书;半年写一本自学笔记。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学习日”制度,并对参学率进行考核通报。通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了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学习教育,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塑造了亲和务实、公道正派的政府形象。在工作中出台了多项为民便民措施,积极为企业提供帮助,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广大干部职工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及时掌握各种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三是以履行职能为重点,着力打造“效能型”机关。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不断完善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简化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坚持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和贯彻力,有效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四是以学习教育为载体,着力打造“法治型”机关。强化工作程序,坚持依法行政,推动各项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进程。充分发挥“两所、一站、一庭”的职能作用,经常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法律知识,邀请有关人员开展法律培训,举办法治专题讲座,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同时,组织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与农民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群众的法治和维权意识。 五是以改进作风为保障,着力打造“廉洁型”机关。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关键,以纠风整纪为重点,以健全制度为保障,以机关作风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把加强作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作风,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严格办事程序,严肃工作纪律。此外,还组织开展“xxxx”座谈会、“廉政知识竞答”、“发扬优良传统,争做人民公仆”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二、以“十抓”落实为载体,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是抓项目,提升工业水平,扩充巩固财源。工业作为全镇税收的主要来源,在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全力保障现有存量企业的满负荷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推进镇属工业项目的建设。招商引资1000万元,新建了明德矿业10万吨铁选厂,建成了厂汉隆盛10万吨铁选厂二期工程和三峰铁选厂。目前,这3家企业正式投产运行。在抓好大项目的同时,有选择的扶持一批带动农户增收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建成了特色农产品精细化包装建设项目4处,在乌兰、德承永建成胡油精包装项目2处,在乌克村建成以马铃薯为主的农副产品精包装项目1处,在大汉海建成笨鸡、笨蛋包装项目1处。利用原乡政府闲置房屋,建设了乌克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处。积极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全力化解工牧矛盾,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行。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工牧矛盾多、解决难度大的现象。为此,镇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全力解决这类矛盾纠纷。联合调查组深入农户逐户走访,圆满解决了鹿达矿业公司与周边7个村,边缘2个村解的占地问题,实现了企业正常生产、农民较为满意的目标。同时,帮助隆盛矿业公司解决增设探矿权益事宜,协调电业公司为明德矿业架电,调解村民与东毛铁选厂的用地,帮助金州百灵风电厂解决征占土地等事宜,使企业稳定生产,项目顺利实施。整合资源,发挥企业的集聚效应。为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重点对全镇小型企业进行整合,采取政府补贴等形式,淘汰了一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整顿了矿业秩序,规范了铁精粉生产行为。
二是抓重点,带动整体发展,实现全面推进。以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继续推进马铃薯“东稳西扩”(原乌克、腮忽洞稳定种植面积,原西河、乌兰扩大种植面积)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面推进马铃薯精品种植。重点打造大汉海项目区、东河项目区、乌克滩项目区等精品种植示范区,精品区全部采取统一购种、统一耕作、统一起收等措施,种植滴灌马铃薯5万亩。并在条件成熟的东河村、大汉海村成立4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经营面积达1.2万亩。此外,在乌兰、西河、腮忽洞大力推广旱作腹膜技术,使腹膜面积达到10万亩,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为全镇薯业的发展起到真正的带动作用。到2014年,播种马铃薯面积突破24万亩。整合资源,建设了样式新颖、特色鲜明的新农村示范村。在大汉海村委实施村庄整合项目,重点对清水湾水库周边的14个自然村进行改造,已拆除旧房108户741间、9000余平方米,新建新村2个、370户新村庄,现新村的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三是抓亮点,创新工作方法,展示地方特色。为适应现代形势发展,我镇大胆尝试,探索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农机服务队,以此来推动土地的有序流转。积极扶持,引导农民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以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牧业产业经营体系。探索成立了全旗首家以土地入股为经营模式的众惠盛马铃薯种薯专业合作社,并在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其发展壮大,今年,新增经营面积1000亩,达1480亩。为解决马铃薯轮作倒茬的问题,2014年,种植青贮玉米300亩,购入肉羊500只,实现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良性循环格局。同时,在大汉海村按照众惠盛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3个,采取“六统一分”的经营模式(籽种、化肥、机械、耕作、技术、模式统一,农户分户经营),种植滴灌、膜下滴灌马铃薯7800亩。在东河村委购进8套农机具,成立了农机服务队,为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在乌克村成立五洲肉驴养殖合作社,购进肉驴198头,涉及农户82户。在下红村注册成立了世昌牧业养殖合作社,吸纳农户73户,养殖规模973只,新建棚圈1200平方米,购进种畜70只,并全部实施了胚胎移植。另外,各地农户注册成 ……此处隐藏12106个字……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意识,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及工作水平,增强机关党建的工作活力。
一是建立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效果。把政治业务学习纳入机关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党组中心组学习日制度和机关学习月制度,以制度规范学习、保障实效。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每人坚持写学习笔记,记录机关干部工作日志,并定期检查,选取优秀进行内部交流。并严格督察考核制度,将理论学习情况纳入机关干部年度考核,确保学习扎实有效推进。
二是建立“机关干部论坛”,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利用周六集中学习时间,每次安排4-5名机关干部到主席台演讲,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各自学习心得等内容,谈体会,讲做法,演讲比武,展示才华,进一步锻炼干部的言语表达能力,增强沟通,
提高素质。
三是刊发《工作动态》,搭建亮点宣传平台。对全镇工作及时总结,及时通报,对重点工作跟上督促,对管区村和机关干部涌现出的好典型及时刊发宣传。鼓励机关干部撰写稿件,挖掘岗位工作亮点,展示全镇工作风采,选登在《工作动态》中,供内部交流学习。
四是成立“青年读书会”,搭建机关学习近平台。读书会成员由全镇35周岁以下机关干部组成,定期组织开展好书推荐、精品速摘、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不定期开展征文、演讲、讲座、调研采风等与阅读学习有关的交流活动。并定期进行活动总结会,评选表彰优秀成员和优秀读书心得,在门厅宣传栏中展示活动风采和优秀文章。读书会同仪阳镇机关干部论坛、《工作动态》信息平台、宣传栏相结合,帮助机关干部实现多形式交流沟通。
三、做创先争优的龙头,努力打造创新型机关
立足于党员干部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的培养,使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出台新型奖励补助政策,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机关干部扎实工作,广树典型标杆,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全镇上下展现出率先争先、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
一是完善创新工作奖励机制。在机关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基础上,完善创新工作加分奖励,分别对部门获得市级以上荣誉、争取市级以上工作现场会、自主撰写并刊发在市级以上宣传媒体中的稿件、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机关干部,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奖励。
二是创建个人进修补助政策和子女升学奖励政策。制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职进修学历(学位)奖励补助办法》,鼓励我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报读在职进修课程。出台《关于对机关干部子女升学给予奖励的规定》,奖励资金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鼓励干部子女勤奋学习,努力向上,成为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回报父母,有力支持全镇的科学和谐发展。
三是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立足自身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以“比学赶超当先锋、争先进位促发展”为主题的“创先争优在行动”活动,创新形式,挖掘典型,营造率先争先的良好氛围。结合机关干部论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书、养一盆花、看一部影视、明确一条格言、述评每周最满意的一项工作、述评每周最不满意的一项工作”。在镇政府门厅设立专门宣传栏,大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的先进典型,党员干部争先恐后、率先争先,积极争当“仪阳先锋”、“桃乡先锋”、“泰山先锋”。
四、做求真务实的龙头,努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思路,积极创建服务型机关,强化“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服务理念,以机关服务于党员、党员服务于群众,坚持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人员都是服务人员,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
一是以制度完善为保证,强化服务监督。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推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日常管理规章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以规范党员干部日常服务行为。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畅通渠道,发挥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作用。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以“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从服务意识、服务环境、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五个层面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打分,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年终测评等方式,考察党员干部的服务效果,测试公众满意度。
二是实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服务于民。实行机关干部全员驻村、驻企,每月深入农村、企业不少于15天,并如实写好民情日记,真正深入一线,为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全镇5个管区包保工作,分别由5名年轻领导成员按照职务高低倒排;薄弱村的包保由未包管区的11位领导成员按照职务倒排直接包保到村;49个村的包保由机关干部主动报名参加,
自主选择。将村级长远发展的责任直接压到具体责任人,促使党员干部真正铺下身子,沉到基层,为民解忧。建立“民情联系卡”,各党员干部将姓名、联系电话、分管工作等基本情况填写在民情联系卡上,分发给联系村和企业的群众,以便群众有事找干部联系。开通一部民情热线电话,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负责接听并记录群众意见,梳理后交相关部门处理。
强化服务于民工作的同时,做到对党员干部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进一步凝聚全镇力量。及时了解帮助机关干部解决生活中、家庭里的困难和问题,使机关干部充分感受到单位人际关系和谐,家庭温馨和睦,工作心情舒畅,提升幸福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共同努力,推进全镇和谐发展。
五、做廉洁自律的龙头,努力打造廉洁型机关
结合全市开展的作风效能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查找岗位风险,强化制度防范”活动,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廉政责任,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内部监督,打造廉洁高效机关。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现身说法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定期加强廉政典型的学习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程序。落实廉政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与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围绕自身职能,进一步规范岗位、科室和管区的职责,分别与各股室、中心签订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制订、完善详细可行的岗位潜在风险防范制度体系,并形成预防和控制岗位潜在风险点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图,创新监督方式,实现从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监督转变。
三是开门纳谏,制定措施。通过设立“廉政风险”举报箱、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开设投诉专栏、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等方式,广开渠道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个人、科室、管区分别制定预防和控制各类岗位潜在风险的具体举措。
四是开展自查,公开承诺。在机关内部,从个人、科室、管区三个层面,对照廉政要求,详细剖析查找可能存在的法律、道德和廉政风险点,同时组织相互点评,在此基础上填写《岗位风险防范承诺书》和《岗位风险查找和分析表》,并在党务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将履行承诺情况置于公开监督之下。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惠购文秘网 www.legou26.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