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对全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篇)

时间:2025-04-20 08:20:52
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对全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篇)[此文共7376字]

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对全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8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于2018年6月中旬,深入乡镇及相关部门、学前教育机构,以看点、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县人民政府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以提高幼儿园入园率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认真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县学前教育得到健康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育事业向学前教育拓展。近几年来,我县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效、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拓展了学前教育事业。目前,全县共有3岁以上6岁以下适龄幼儿9128人,入园幼儿5625人。共有幼儿园2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876人,占入园幼儿总数的33.4%;民办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2247人,占入园幼儿总数的39.9%;村级附属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529人,占入园幼儿总数的9%;学前班25个,在班幼儿973人,占入园幼儿总数的17.3%;学龄前儿童毛入园(班)率76.55%,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64.83%,学前一年儿童入园(班)率97.72%。共有幼儿园教职工313人,其中公办园教职工127人,民办园教职工186人。目前,我县城区内有2所公办幼儿园,即县幼儿园和锦屏镇幼儿园,均为省一级二等示范园。

(二)学前教育由县城向乡村拓展。长期以来,由于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倾向于县城,乡镇无中心幼儿园,乡镇间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多数乡镇多为民办幼儿园,个别乡镇处于空白。近几年来,我县在发展县城学前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公办幼儿园,形成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与社会力量办园共同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2014年争取到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综合奖补项目资金建成了4所幼儿园,即大朝山东镇第二幼儿园,项目资金407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林街乡中心幼儿园(今年9月招生),项目资金282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南部区幼儿园,项目资金1450万元,建筑面积5758平方米;文龙镇中心幼儿园(今年9月招生),项目资金282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2015年争取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奖补项目资金建成2所幼儿园,即文井镇者吉幼儿园(今年9月招生),项目资金213.6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文井镇者后路东幼儿园(今年9月招生),项目资金140万元,建筑面积602平方米。2016年争取到第一批学前教育奖补项目资金建成1所幼儿园,即文井镇者孟幼儿园,项目资金234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2018年争取到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项目资金预计建设3所幼儿园,安定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项目资金380.16万元,建筑面积2970平方米;漫湾镇中心幼儿园(拟建设),项目资金281.6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文井镇中心幼儿园(拟建设),项目资金422.4万元,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三)学前教育向多元化模式拓展。为适应新形式下的学前教育办学模式,县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断更新办学观念,调整办学思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前教育,形成政府主导,公办、民办、联办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多元办学模式,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县27所幼儿园中,民办幼儿园达19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0% 。

(四)学前教育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拓展。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下发了《民办学前教育管理办法》,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中心小学的责任,加强对辖区内各民办学前教育的监管,对幼儿园的管理权属、办园审批、年检制度、招生政策、常规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制定下发了《幼儿接送制度》《幼儿园安全制度》《幼儿园长职责》《卫生保健员职责》等制度,切实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每学期与幼儿园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对幼儿园的房舍、周边环境、玩教具、车辆进行专项检查。县教育督导室定期组织幼儿园年检,对年检评估不合格的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到办园标准的,依法责令停止办学,并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其办园许可证。这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幼儿园的水平,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教育大局的稳定和发展。二是教育培训常态有效。目前,我县有专任幼儿园教师136人,其中幼师专业毕业31人,中师以上学历136人,学历达标率100%。近年来,我县积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了园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岗前岗后培训制度,组织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多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各级及相关教育机构对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及《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 ……此处隐藏2215个字…… 仿宋, SimSun; font-size: 21px;">(二)学前教育财政总体投入不足,资金缺口较大

市县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能力有限,学前教育总体投入不足问题日益突显。上级下达的项目地方财政配套较少。如临翔区缺口资金达9275万元,凤庆县缺口资金1293万元,镇康县缺口资金789.35万元,云县缺口资金531.5万元,全市乡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难度大。

(三)师资配备与需要差距大,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按照相关规定,我市幼儿园教职工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全市在园幼儿59694人,教职工仅3414人,按生师比8:1测算,需7461人,缺4047人。主要原因:一是编制紧,除城区幼儿园单独核定教师编制外,其余尚未单独核编。

二是招聘难,受工资福利待遇及聘用体制所限,造成师资补充不及时。

三是不稳定,农村学校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发达,文化娱乐设施有限,条件艰苦,年轻教师流动性大。我市大部分乡镇及农村幼儿园现有教师由中小学教师转岗,年龄偏大,没有受过幼儿教育的专业培训,教育观念陈旧,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相对不足,不能按照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教学计划、创设教育环境、提供操作材料和组织教学。

(四)民办幼儿园发展政策落实不够,办园水平较低

由于对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土地划拨、资金贷款等政策落实不到位,我市民办幼儿园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办园条件差,规模小,层次低。

 三、工作建议

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把强力推进学前教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必将成为今后长时期内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探索并加以推进。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前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法制意识和法律责任,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市、县(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及时帮助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教育督导机构要把各级政府贯彻实施《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的情况作为当前教育督导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督政职能;规划和国土部门要紧紧抓住棚户区改造的机遇,优先规划和解决城区公办幼儿园的扩容及用地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和普及提高

要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要尽快把《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中关于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的规定落实到位,并确保这一比例逐年提高,夯实学前教育发展基础,确保实现国家规定的“到2020年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和“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的目标。

(三)进一步完善招录机制,满足学前教育发展对教师的基本需求

对由政府举办的公办幼儿园,通过深化改革、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等举措,充分挖掘现有机构编制潜力,探索推行总量管理、内部合理调剂使用等办法,做好机构编制服务保障。针对农村幼儿园数量增长较快的实际,积极向上争取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的政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特岗计划、增加事业编制正式招录、小学教师转岗、临时聘用等方式,解决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

要认真落实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政策。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通过采取财政奖补、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免费提供园舍、政府购买服务、优质公办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民办幼儿园等多种方式,为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壮大提供政策、资金保障。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探索建立捐资助学、出资办学、资源共享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规范有序地进入学前教育领域,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对全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篇)[此文共737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惠购文秘网 www.legou26.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