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精选多篇)

时间:2025-02-21 08:20:44
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精选多篇)[此文共23262字]

第一篇: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文章标题: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口孙东红赵红

摘要:信息经济时代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知识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创新性等特征,管理知识型员工应采取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等措施。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管理

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什么是知识型员工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对知识员工的定义是: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独立性: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知识型员工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2.创新性: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3.骄傲性:知识型员工由于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司、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也由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知识本身的不完善性使得知识型员工并不崇尚任何权威,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他自己。

4.流动性: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竞争,这一大环境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宏观需求。

5.成就性: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

因此,这种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6.复杂性: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劳动的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不是体力,劳动过程以无形的为主。其次,劳动考核复杂。在知识型企业,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员工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以便获得知识综合优势。

三、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1.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特征,企业应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建立自我管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

2.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与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识型员工一般来说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追求较强自主性,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根据这一特点,给予知识型员工以一定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

3.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良好的软环境即注重人情

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目前,许多企

业都定期举办各种宴会、联欢会、生日庆祝会、舞会等。

4.正确的激励。激励活动是由谁激励、激励谁和怎样

激励这三个主要要素构成。正确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

键之所在,激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自身是有规可循

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活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激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第二,激励必须制度

化、规则化,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激励具有全员性,

即必须针对全体员工,这样才能起示范作用。第四.激励应

当公开、公平、公正。

5.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由于科技发展高速化、多

元化,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与财富成正比例增长.

知识很快过时,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

的知识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收入。而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则

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员工的这一需求。一

[作者简介]孙东红(1968一),女,渤海船舶重工有限

责任公司经济师,大学本科,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赵红(1969一),女,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大

学本科,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来源于,欢迎阅读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第二篇: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2)

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摘要:在人类踏入二十一世纪已经十年有余,从市场经济时代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知识型员工密切相关。而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和管理知识型员工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知识员工的特点、重要性以及企业对于知识员工的管理策略,希望能给国内的相关研究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知识经济 知识员工 管理策略

引言

当今社会,新经济迅猛发展,信息化速度加快,世界面临信息化,全球化得两大趋势。随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运作,企业竞争变化的强度和频率、企业间竞争的激励程度在不断增强,而企业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基于知识、技术组织的不断变革与创新,因此知识员工将在企业中发挥原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信息这一资源只能通过人去获得,在这意义上说,人已经成为比资本、不可再生资源更为重要的特殊资源,知识员工作为企业知识的载体,其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所以对知识员工的培养、重视与管理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探索企业如何将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型员工”是由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的人。”其实当时他指的是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而在现在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已经扩大到绝大多数的企业职工。那么知识型员工的发展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1.现在社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飞速的发展,从而使任何企业都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就要不断的改进、创新,而推陈出新的原动力就是靠企业员工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业务技能。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企业职工就像拾柴人一样, ……此处隐藏19477个字……们发现自己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拓展,并会因受到鼓励而更大胆地去想象,去发明,去创造。

3.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与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识型员工一般来说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追求较强自主性,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照应到这一特点,给予知识型员工以一定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现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主管人员与部属们商讨组织问题,对双方来说都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以一种成就感。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参与式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般都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提高一倍至

几倍。

4.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良好的软环境即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认为,“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财富》杂志评出的最受欢迎的100家最佳公司中的几十家慷慨地为员工提供“软福利”——即那种能够进一步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诸如在公司内部提供理发和修鞋等多项生活服务,以及免费早餐等看起来不起眼的福利,这为员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类福利使公司表现出富有人情味,接受调查的员工都说他们非常珍视这一点。目前,许多企业都定期举办各种宴会、联欢会、生日庆祝会、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管理者还可以倾听职工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总之,知识型员工要求获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强烈,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下属,平等对话,并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加强人际沟通。把企业建成一个充溢亲情的大家庭,使得员工有明显的归

属感,而不是成为组织的边缘人。

5.正确的激励

激励活动是由谁激励、激励谁和怎样激励这三个主要要素构成。正确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之所在,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詹姆斯所说: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自身是有规可循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活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激励必须制度化、规则化,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激励具有全员性,即必须针对全体员工,这样才能起示范作用。第四,激励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美国的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文化水平较高,更多的是考虑其发展潜能和成就感,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所以,企业在进行激励选择和设定时应针对性地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当然,还应该注意对工作进行设计,因为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一种激励因素。

6.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由于科技发展高速化、多元化,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与财富成正比例增长,知识很快过时,

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收入。因此他们非常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只给其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不给其增长知识的机会,企业不可能保证员工永远就业,当然也就不能指望员工对企业永远忠诚,同时,大多数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挣钱,而是更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而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员工的这一需求。在信息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在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的需要前提下,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

7.积极创造个体发展空间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不懈地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员工感到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就很难对企业绝对忠诚。因此,企业不仅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给员工创造个体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当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更大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当然企业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加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如:目前已经出现的股权激励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的一种尝试。股权使得员工把自己的创新活动看成是一笔可观的投资,因而更能激发其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趋向。股权激励是一种可行

的激励方式,体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

8.管理方式分散化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常常不按常规处理日常事情。和这些人员进行交往时,传统的官僚管理作风只会碰壁,因此需对知识型员工实行特殊的宽松管理,尊重人格,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而不应使其处于规章制度束缚之下被动地工作,导致员工知识创新激情的消失。应该建立一种善于倾听而不是充满说教的组织氛围,使信息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多渠道沟通,也使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决策,而非被动地接受指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如分散化管理,在信息经济时代,分散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管理趋势。在组织中拥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拥有较多的信息,电脑网络的存在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平行的世界,知识型员工也由于自己的专长而自负,对权威的顶礼膜拜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为谋求决策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求得知识型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雇员进行事业的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施

以“分散化管理”,应是信息经济时代管理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吉雷:“浅淡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中国培训》,2014年第4期,第59~60页。

吕兵,张钢:“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建设策略”,《西南金融》,2014年第1期,第22页。

肖光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第2期,第13~14页。

孙建国:“论信息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前沿》,2014年第3期,第9~12页。

(美)保罗·s·麦耶斯著,蒋惠工等译:《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42~

43页。

张向前:“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科技与管理》,2014年第3期,第51~53页。

《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精选多篇)[此文共2326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惠购文秘网 www.legou26.com 版权所有